目 次前 言...............................................................................................................................................ⅱ1 適用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15 監測方案制定...............................................................................................................................26 信息記錄和報告...........................................................................................................................47 其他...............................................................................................................................................5ⅱ前 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指導和規范電鍍工業排污單位以及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自行監測工作,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提出了電鍍工業排污單位以及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提出并組織制訂。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廈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本標準生態環境部 2018 年 12 月 4 日批準。本標準自 2019 年 3 月 1 日起實施。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1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電鍍工業1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電鍍工業排污單位以及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電鍍工業排污單位以及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對其在生產運行時排放的水、氣污染物,噪聲以及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開展自行監測。自備火力發電機組(廠)、配套動力鍋爐的自行監測要求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火力發電及鍋爐》(HJ 820)執行。2 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 14554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20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火力發電及鍋爐HJ 855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電鍍工業《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環境保護部令 第 39 號)3 術語和定義GB 21900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電鍍工業排污單位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pollutant emission unit指有電鍍、化學鍍、化學轉化膜等生產工序和設施的排污單位,包括專業電鍍排污單位和有電鍍工序的排污單位。3.2專門 處理 電鍍廢 水的 集中式 污水 處理廠 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specially treated with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指位于電鍍集中區內并擁有專門處理電鍍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單位。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排污單位應查清本單位的污染源、污染物指標及潛在的環境影響,制定監測方案,設置2和維護監測設施,按照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做好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記錄和保存監測數據,依法向社會公開監測結果。5 監測方案制定5.1 廢水排放監測5.1.1 監測點位電鍍工業排污單位須在廢水總排放口,以及排放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相應的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須在廢水總排放口,以及排放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相應的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5.1.2 監測指標與頻次電鍍工業排污單位的廢水排放口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1 執行。表 1 電鍍工業排污單位廢水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流量 自動監測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 日a 廢水總排放口流量 自動監測pH 值、化學需氧量、總氰化物、總銅、總鋅 日總磷、總氮 月(日a)總鐵、總鋁、氨氮、氟化物、懸浮物、石油類 月雨水排放口b pH 值、懸浮物 日注 1:根據原輔料使用等實際生產情況,確定具體的重金屬監測指標。注 2:設區的市級及以上環保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物指標,須采取自動監測。a總氮/總磷實施總量控制的區域,總氮/總磷最低監測頻次按日執行。b雨水排放口有流動水排放時按日監測。若監測一年無異常情況,可放寬至每季度開展一次監測。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以及廢水總排放口的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2 執行。表 2 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廢水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 a 流量 自動監測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 日廢水總排放口流量、pH 值、化學需氧量 自動監測氨氮、總氮、總磷、總氰化物、總銅、總鋅 日總鐵、總鋁、氟化物、懸浮物、石油類 月注 1:根據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上游企業排放廢水涉及的污染物指標,確定應開展監測的金屬指標。注 2:設區的市級及以上環保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物指標,須采取自動監測。3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a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指:含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廢水分質處理的特定處理單元出水口(與其他廢水混合前)。5.2 廢氣排放監測5.2.1 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指標與頻次電鍍工業排污單位的廢氣排放口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3 執行。表 3 電鍍工業排污單位廢氣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酸堿廢氣排氣筒 氯化氫、氮氧化物、硫酸霧、氟化物 半年鉻酸霧廢氣排氣筒 鉻酸霧 半年含氰廢氣排氣筒 氰化氫 半年粉塵廢氣排氣筒 顆粒物 半年注 1:2015 年 1 月 1 日(含)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排污單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以及實際生產情況等,確定具體的監測指標。注 2:排氣筒廢氣監測要同步監測煙氣參數。注 3:監測結果超標的,應增加相應指標的監測頻次。5.2.2 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指標與頻次電鍍工業排污單位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設置、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表4 執行表 4 專業電鍍企業無組織廢氣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廠界 氯化氫、鉻酸霧、硫酸霧、氰化氫、氟化物 年注 1:根據有組織廢氣排放情況,確定具體的監測指標。注 2:監測結果超標的,應增加相應指標的監測頻次。注 3:若周邊有敏感點,應適當增加監測頻次。 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設置、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5 執行。表 5 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無組織廢氣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廠界 臭氣濃度 a 年a2015 年 1 月 1 日(含)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排污單位還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或其他環境管理要求確定是否監測 GB 14554 中的其他惡臭污染物。5.3 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廠界環境噪聲監測點位設置應遵循 HJ 819 中的原則,主要考慮噪聲源在廠區內的分布情況和周邊環境敏感點的位置。廠界環境噪聲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晝夜監測,監測指標為等效A聲級。周邊有敏感點的,應提高監測頻次。45.4 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5.4.1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僅限 2015 年 1 月 1 日(含)后取得的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相關環境管理政策有明確要求的,按要求執行。5.4.2 無明確要求的,排污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周邊地表水及沉積物、地下水和土壤開展監測。按照 HJ/T 91、HJ/T 164、HJ/T 166 及受納水體環境管理要求設置地表水及沉積物、地下水和土壤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表 6 執行。表 6 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目標環境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地表水 pH 值、總鉻、六價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總銅、總鋅等季度地表水體沉積物pH 值、總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總銅、總鋅等 年地下水 a 水位、pH 值、高錳酸鹽指數、氰化物、總鉻、六價鉻、總銅、總鋅、總鎳、總鐵等年土壤 a pH 值、總鉻、總鎳、總鎘、總銀、總鉛、總汞、總銅、總鋅等 年注:根據原輔料使用等實際生產情況,確定具體的重金屬監測指標。a廠界內的地下水和土壤監測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管理要求開展。5.5 其他要求5.5.1 除表 1~表 5 中的監測指標外,5.5.1.1 和 5.5.1.2 中的污染物指標也應納入監測指標范圍,并參照表 1~表 5 和 HJ 819 確定監測頻次。5.5.1.1 排污許可證、所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僅限 2015 年 1 月 1 日(含)后取得的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相關環境管理規定明確要求監測的污染物指標。5.5.1.2 排污單位根據生產過程的原輔用料、生產工藝、中間及最終產品類型、監測結果確定實際排放的,在有毒有害或優先控制污染物相關名錄中的污染物指標,或其他有毒污染物指標。5.5.2 各指標的監測頻次在滿足本標準的基礎上,可根據 HJ 819 中監測頻次的確定原則提高監測頻次。5.5.3 采樣方法、監測分析方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按照HJ 819 執行。5.5.4 監測方案的描述、變更按照 HJ 819 執行。6 信息記錄和報告6.1 信息記錄6.1.1 監測信息記錄手工監測的記錄和自動監測運維記錄按照 HJ 819 執行。6.1.2 生產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信息記錄詳細記錄電鍍工業排污單位及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以下生產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日常生產中也應參照以下內容記錄相關信息,并整理成臺賬保存備查。56.1.2.1 生產運行狀況記錄記錄電鍍生產設施運行、停運狀態。根據批次按生產線記錄以下內容:a)鍍種、工藝類型、運行時間;b)電鍍液主要成分、濃度、使用量及消耗量、溫度、pH 值;c)輔料使用量和消耗量、純水使用量;d)鍍種加工面積、鍍層厚度等。6.1.2.2 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1)污水處理設施:接管到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電鍍工業排污單位,按含鉻廢水、含氰廢水、酸堿廢水等“分質收集”,分別記錄廢水排放量;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及自行處理廢水的電鍍工業排污單位,按照“分質收集”原則,分別記錄相應電鍍廢水處理設施開停機時間、運行時間,并按日記錄污水處理量、中水回用率、污水排放量、污泥產生量(記錄含水率)、污水處理使用的藥劑名稱及用量、用電量等。(2)廢氣處理設施:根據批次按生產線記錄電鍍廢氣處理設施開停機時間、廢氣處理液pH 值、廢氣排放時間及排放量等,并按月記錄廢氣處理使用的藥劑名稱及消耗量。6.1.3 工業固體廢物記錄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產生量、綜合利用量、處置量、貯存量,危險廢物還應記錄其具體去向。原料或輔助工序中產生的其他危險廢物的情況也應記錄。表 7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來源類別 來源 種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生產車間 廢包裝物、熱鍍鋅鋅灰、鋅渣等,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生產車間、廢水/廢氣處理設施槽液過濾產生的廢渣、廢棄槽液、廢退鍍液,廢活性炭、廢反滲透膜、廢樹脂、脫脂油泥、接觸危險廢物的棄用勞保用品及包裝物、電鍍污泥等專門處理電鍍廢水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電鍍廢水處理污泥,廢水手工監測時產生的廢水、廢試劑等注:其他可能產生的危險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6.2 信息報告、應急報告、信息公開按照 HJ 819 執行。7 其他排污單位應如實記錄手工監測期間的工況(包括生產負荷、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確保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本標準規定的內容外,按 HJ 819 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