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前 言........................................................................................................................................... ii1 適用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3 術語和定義................................................................................................................................1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 25 監測方案制定............................................................................................................................ 26 信息記錄和報告........................................................................................................................ 57 其他............................................................................................................................................6HJ 1087-2020ii前 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指導和規范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的自行監測工作,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提出了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提出并組織制訂。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上海市化工環境保護監測站、華東理工大學、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中國日用化工協會油墨分會。本標準生態環境部 2020 年 01 月 06 日批準。本標準自 2020 年 04 月 01 日起實施。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HJ 1087-20201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涂料油墨制造1 適用范圍本標準提出了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在生產運行階段對其排放的水、氣污染物,噪聲以及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開展自行監測。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含有合成樹脂生產和改性裝置的自行監測要求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石油化學工業》(HJ 947)執行。排污單位自備火力發電機組(廠)、配套動力鍋爐的自行監測要求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火力發電及鍋爐》(HJ 820)執行。2 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 3095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14554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GB 25463 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6600 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7824 涂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HJ 2.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 194 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 664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試行)HJ 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20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火力發電及鍋爐HJ 947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石油化學工業HJ/T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3 術語和定義GB 25463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涂料制造 manufacture of paint在天然樹脂或合成樹脂中加入顏料、溶劑和輔助材料,經加工后制成覆蓋材料的生產活動,包括涂HJ 1087-20202料及其稀釋劑、脫漆劑等輔助材料的制備環節。3.2油墨及類似產品制造 manufacture of ink and allied products由顏料、連結料(植物油、礦物油、樹脂、溶劑)和填充料經過混合、研磨調制而成,用于印刷的有色膠漿狀物質,以及用于計算機打印、復印機用墨等生產活動。3.3揮發性有機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有關規定確定的有機化合物。在表征 VOCs 總體排放情況時,根據行業特征和環境管理要求,可采用總揮發性有機物(以 TVOC表示)、非甲烷總烴(以 NMHC 表示)作為污染物控制項目。3.4總揮發性有機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TVOC)采用規定的監測方法,對廢氣中的單項 VOCs 物質進行測量,加和得到 VOCs 物質的總量,以單項VOCs 物質的質量濃度之和計。實際工作中,應按預期分析結果,對占總量 90%以上的單項 VOCs 物質進行測量,加和得出。3.5非甲烷總烴 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采用規定的監測方法,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響應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氣態有機化合物的總和,以碳的質量濃度計。3.6雨水排放口 rainwater outlet指直接或通過溝、渠或者管道等設施向廠界外專門排放天然降水的排放口。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排污單位應查清本單位的污染源、污染物指標及潛在的環境影響,制定監測方案,設置和維護監測設施,按照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做好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記錄和保存監測數據,依法向社會公開監測結果。5 監測方案制定5.1 廢水排放監測5.1.1 監測點位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須在廢水總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生活污水單獨排入水體的須在生活污水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含有顏料生產或其他原料中含有汞、鎘、鉻、六價鉻、鉛等重金屬的,還須在生產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HJ 1087-202035.1.2 監測指標及監測頻次排污單位廢水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1 執行。表 1 廢水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排污單位級別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監測頻次直接排放 間接排放重點排污單位廢水總排放口流量、pH 值、化學需氧量、氨氮 自動監測懸浮物、色度、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總有機碳、石油類、動植物油月 季度揮發酚、苯胺類 a、總銅 a、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季度 半年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口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鉛 月烷基汞 半年非重點排污單位廢水總排放口pH 值、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色度、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總有機碳、石油類、動植物油季度 半年揮發酚、苯胺類 a、總銅 a、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半年 年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口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鉛 季度烷基汞 年雨水排放口 pH 值、化學需氧量、氨氮 月 b 生活污水排放口pH 值、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動植物油月 /注1:設區的市級及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物指標,須采取自動監測。注2:重點排污單位為納入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企業事業單位。a適用于含有顏料生產且顏料年產量在 1000 t 及以上的油墨制造企業。b雨水排放口有流動水排放時按月監測。若監測一年無異常情況,可放寬至每季度開展一次監測。5.2 廢氣排放監測5.2.1 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指標及頻次5.2.1.1 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各產污環節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2 執行。5.2.1.2 對于多個污染源或生產設備共用一個排氣筒的,監測點位可布設在共用排氣筒上。當執行不同排放控制要求的廢氣合并排氣筒排放時,應在廢氣混合前進行監測;若監測點位只能布設在混合后的排氣筒上,監測指標應涵蓋所對應污染源或生產設備的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按照嚴格的執行。表 2 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產污環節 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原料儲存 儲罐廢氣排氣筒 a 非甲烷總烴(NMHC)b 季度苯、苯系物 c 半年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d,g 年配料、投料、粉碎 工藝含塵廢氣排氣筒 顆粒物 季度HJ 1087-20204續表產污環節 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混合、研磨、調配、過濾、儲槽、包裝、清洗非燃燒法工藝有機廢氣處理設施排氣筒非甲烷總烴(NMHC)b 月苯、苯系物 c、異氰酸酯類 e,g 季度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d,g 半年混合、研磨、調配、過濾、儲槽、包裝、清洗燃燒法工藝有機廢氣處理設施排氣筒非甲烷總烴(NMHC)b 月苯、苯系物 c、異氰酸酯類 e,g、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 季度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d,g 半年二噁英類 f 年其他實驗室有機廢氣排氣筒非甲烷總烴(NMHC)b 季度污水處理設施廢氣排氣筒非甲烷總烴(NMHC)b、臭氣濃度、氨、硫化氫 半年注1:廢氣監測須按相關標準分析方法、技術規范同步監測煙氣參數。注2:設區的市級及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物指標,須采取自動監測。a適用于 GB37824 的固定頂罐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如無苯系物溶劑儲存,儲罐廢氣排氣筒的監測指標為 NMHC 和TVOC。b非甲烷總烴有去除效率要求的,應同時監測污染治理設施進口。c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和苯乙烯。d根據企業使用的原輔料、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的產品和副產品,結合 GB 37824 附錄 A 和有關環境管理要求等,篩選確定計入 TVOC 的物質。e異氰酸酯類包括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和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PAPI),適用于聚氨酯類涂料和油墨。f燃燒含氯有機廢氣時,須監測該指標。g待國家污染物監測方法標準發布后實施。5.2.2 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指標及頻次涂料油墨制造排污單位無組織廢氣監測點位設置應遵循 GB 37824 和 HJ 819 中原則,其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3 執行。表 3 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廠界 苯 半年5.3 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廠界環境噪聲監測點位設置應遵循 HJ 819 中的原則,主要考慮攪拌機、研磨機、分離設備、風機、水泵、空壓機等噪聲源在廠區內的分布情況。廠界環境噪聲每季度至少開展 1 次晝夜監測,監測指標為等效 A 聲級。周邊有敏感點的,應提高監測頻次。HJ 1087-202055.4 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5.4.1 法律法規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僅限 2015 年 1 月 1 日(含)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排污單位〕有明確要求的,按要求執行。5.4.2 無明確要求的,若排污單位認為有必要的,可對環境空氣、土壤、地下水質量開展監測。可按照HJ 2.2、HJ 194、HJ 664、HJ/T 166、HJ/T 164 中相關規定設置環境空氣、土壤、地下水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4 執行。表 4 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目標環境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環境空氣 PM10、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年土壤 汞、鎘、鉻(六價)、鉛、苯、甲苯、乙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苯乙烯等 年地下水 汞、鎘、鉻(六價)、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總量)、苯乙烯等 年注:根據企業使用的原輔料、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的產品和副產品,結合 GB 3095、GB 36600、GB/T 14848 和 HJ 2.2,篩選確定具體監測指標。5.5 其他要求5.5.1 除表1~表3中的污染物指標外,5.5.1.1和5.5.1.2中的污染物指標也應納入監測指標范圍,并參照表1~表3和HJ 819確定監測頻次。5.5.1.1 排污許可證、所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僅限2015年1月1日(含)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排污單位〕、相關管理規定明確要求的污染物指標。5.5.1.2 排污單位根據生產過程的原輔用料、生產工藝、中間及最終產品類型、監測結果確定實際排放的,在相關有毒有害或優先控制污染物名錄中的污染物指標,或其他有毒污染物指標。5.5.2 各指標的監測頻次在滿足本標準的基礎上,可根據HJ 819中的確定原則提高監測頻次。5.5.3 采樣方法、監測分析方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按照 HJ 819 執行。5.5.4 監測方案的描述、變更按照 HJ 819 執行。6 信息記錄和報告6.1 信息記錄6.1.1 監測信息記錄手工監測記錄和自動監測運維記錄按照HJ 819執行。6.1.2 生產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要求排污單位應詳細記錄生產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日常生產中也應參照以下內容記錄相關信息,并整理成臺賬保存備查。6.1.2.1 生產運行狀況記錄按月記錄原輔料用量及產量:主要原輔料(去離子水、有機溶劑、樹脂、顏料、助劑、固體材料、HJ 1087-20206色漿等)使用量和產品產量等。6.1.2.2 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信息應當包括設備運行校驗關鍵參數,能充分反映生產設施及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a)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按班次記錄污水處理量、回水用量、回用率、污水排放量、污泥產生量、污水處理使用的藥劑名稱及用量、鼓風機電量等;記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故障及維護情況等。b)廢氣處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按更換批次記錄廢氣處理使用的吸附劑、過濾材料等耗材的名稱及用量,記錄廢氣處理設施運行參數、故障及維護情況等。6.1.3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記錄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和處置情況,并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填報。原料或輔助工序中產生的其他危險廢物的情況也應記錄。危險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6.2 信息報告、應急報告、信息公開按照HJ 819執行。7 其他排污單位應如實記錄手工監測期間的工況(包括生產負荷、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確保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本標準規定的內容外,按照HJ 819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