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前 言 ................................................................................................................................................................. ii1 適用范圍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 ....................................................................................................................................................1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25 監測方案制定.................................................................................................................................................26 信息記錄和報告.............................................................................................................................................37 其他 ................................................................................................................................................................4HJ 1254—2022ii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指導和規范磚瓦工業排污單位的自行監測工作,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磚瓦工業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要求。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本標準生態環境部 2022 年 4 月 27 日批準。本標準自 2022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HJ 1254—20221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磚瓦工業1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磚瓦工業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監測方案制定、信息記錄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磚瓦工業排污單位在生產運行階段對其排放的氣、水污染物,噪聲以及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開展自行監測。本標準適用于以粘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磚瓦燒結制品生產過程和以砂石、粉煤灰、石灰及水泥為主要原料的磚瓦非燒結制品生產過程的自行監測。利用淤泥(江河湖海淤泥)、污泥(城市污泥)、建筑垃圾等生產磚瓦制品的排污單位參照本標準執行。配套動力鍋爐的自行監測要求按照 HJ 820 執行。2 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T 4754—2017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 29620 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HJ/T 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 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20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火力發電及鍋爐HJ 1200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試行)《國家危險廢物名錄》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磚瓦工業 brick and tile industry通過原料制備、擠出(壓制)成型、干燥、焙燒(蒸壓)等生產過程,生產燒結磚瓦制品和非燒結磚瓦制品的工業,其行業分類為 GB/T 4754—2017 中的粘土磚瓦及建筑砌塊制造(C 3031)。3.2磚瓦工業排污單位 brick and tile industry pollutant emission unit從事磚瓦工業生產的排污單位。HJ 1254—202224 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排污單位應查清本單位的污染源、污染物指標及潛在的環境影響,制定監測方案,設置和維護監測設施,按照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做好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記錄和保存監測信息,依法向社會公開監測結果。5 監測方案制定5.1 廢氣排放監測5.1.1 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排污單位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1 執行。表 1 有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產污環節 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原輔料制備、成型及包裝粉碎、篩分、配料、混合攪拌、輸送設備及其他通風生產設備排氣筒 顆粒物 年人工干燥及焙燒焙燒窯及干燥室(窯)排氣筒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氣濃度 a 半年氟化物 年注 1:應按照相應分析方法、技術規范同步監測煙氣參數。注 2:利用自然通風進行干燥且有獨立排口的排氣筒,參照其他通風生產設備排氣筒開展自行監測。a 適用于利用淤泥(江河湖海淤泥)、污泥(城市污泥)生產磚瓦制品的排污單位。5.1.2 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排污單位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設置應遵循 HJ/T 55、HJ 819 和 GB 29620 中的原則,其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2 執行。表 2 無組織廢氣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廠界 顆粒物、二氧化硫 a、氟化物 a、臭氣濃度 b 年注:應同步監測氣象參數。a 非燒結磚瓦制品生產線可不監測該指標。b適用于利用淤泥(江河湖海淤泥)、污泥(城市污泥)生產磚瓦制品的排污單位。5.2 廢水排放監測排污單位廢水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按照表 3 執行。表 3 廢水排放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及最低監測頻次監測點位 監測指標 監測頻次廢水總排放口 流量、pH 值、化學需氧量、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 半年HJ 1254—202235.3 廠界環境噪聲監測5.3.1 廠界環境噪聲監測點位設置應遵循 HJ 819 中的原則,主要考慮粉碎機、攪拌機、風機等噪聲源在廠區內的分布情況和周邊噪聲敏感建筑物的位置。5.3.2 廠界環境噪聲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晝、夜間噪聲監測,監測指標為等效連續 A 聲級。夜間有頻發、偶發噪聲影響時,同時測量頻發、偶發最大聲級。夜間不生產的可不開展夜間噪聲監測。周邊有噪聲敏感建筑物的,應提高監測頻次。5.4 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5.4.1 法律法規等有明確要求的,按要求開展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5.4.2 無明確要求的,若排污單位認為有必要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周邊環境質量開展監測。5.5 其他要求5.5.1 除表 1~表 3 中的污染物指標外,5.5.1.1 和 5.5.1.2 中的污染物指標也應納入監測指標范圍,并參照表 1~表 3 和 HJ 819 確定監測頻次。5.5.1.1 排污許可證、所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僅限 2015 年1 月 1 日(含)后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排污單位〕、相關生態環境管理規定明確要求的污染物指標。5.5.1.2 排污單位根據生產過程的原輔用料、生產工藝、中間及最終產品類型、監測結果確定實際排放的,在有毒有害污染物名錄或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中的污染物指標,或其他有毒污染物指標。5.5.2 各指標的監測頻次在滿足本標準的基礎上,可根據 HJ 819 中的確定原則提高監測頻次。5.5.3 重點排污單位依法依規應當安裝使用自動監測設備,非重點排污單位不作強制性要求,相應點位、指標的監測頻次參照本標準確定。5.5.4 采樣方法、監測分析方法、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按照 HJ 819 執行。5.5.5 監測方案的描述、變更按照 HJ 819 執行。6 信息記錄和報告6.1 信息記錄6.1.1 監測信息記錄手工監測記錄和自動監測運維記錄按照 HJ 819 執行。排污單位對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發現數據傳輸異常應當及時報告,并參照國家標準規范或自動監測數據異常標記規則執行。6.1.2 生產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信息記錄6.1.2.1 一般規定排污單位應詳細記錄監測期間生產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日常生產中應參照 6.1.2.2~6.1.2.3 記錄相關信息,并整理成臺賬保存備查。6.1.2.2 生產運行狀況記錄按生產批次或生產周期記錄有產排污環節的主要生產設施運行狀態、生產負荷、主要產品產量、原輔用料及燃料使用情況(包括種類、名稱、用量)等數據。HJ 1254—202246.1.2.3 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記錄按班次記錄廢氣處理使用的脫硫劑、脫硝劑等藥劑的名稱和用量,按更換批次記錄除塵設施消耗材料的更換時間和數量,記錄廢氣處理設施運行參數、故障及維護情況等;記錄廢水處理方式、去向及排放量等相關信息;記錄噪聲污染治理設施日常巡檢、故障及維護或更換情況。6.1.3 工業固體廢物記錄根據 HJ 1200 記錄工業固體廢物相關信息。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脫硫石膏、廢渣、除塵灰等??赡墚a生的危險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6.2 信息報告、應急報告和信息公開按照 HJ 819 執行。7 其他排污單位應如實記錄手工監測期間的工況(包括生產負荷、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確保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自動監測期間的工況標記,按照國家標準規范和相關行業工況標記規則執行。本標準未規定的內容,按照 HJ 819 執行。